老友记第一季高清(老友记第一季高清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 电影新闻
- 2025-07-20 20:00:28
- 3
本文由世界华人周刊出品,欢迎关注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公众号(wcweekly)
作者:路里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媒体转载请微信联系
在美国,知名度最高老友记第一季高清的华人是谁老友记第一季高清?
有人说是孔子。“孔子学院”在世界遍地开花,孔老夫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也逐渐为世界所熟知,连美国人都要读点《论语》,学习点“之乎者也”。
有人说是李小龙。作为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就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和文化符号。
有人说是马云。“今天老友记第一季高清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老友记第一季高清你高攀不起!”“干爹”马云携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现在是美国人都要膜拜的“外星人”。
有人说是李昌钰。华人“神探”李昌钰就是从漫画中走出来的柯南,因为鉴识过肯尼迪总统被杀案、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911事件”等大案而名满天下,还成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职位的华裔首长,获得了800多项荣誉。
……
然而,以上的答案都不对。
你绝对想不到,
在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华人,
竟然是——
左宗棠
没错,就是他,晚清重臣、湘军将领、洋务派领袖,一生战功赫赫,更因收复新疆而名垂青史。
很抱歉,这些历史知识美国人都不知道。
左老爷子之所以在美国有这么大的名气,
完全是一次幸福的“躺枪”,
靠的则是一道湖南菜——
左宗棠鸡
击败火鸡,美国人圣诞节最爱点的中国菜
左宗棠鸡,又名左公鸡、左家鸡及左鸡,英语叫General Tso‘s Chicken 或 Governor Tso’s Chicken,归类于中国菜系中的湘菜。
这道中国菜,在美国一经推出便大受追捧,成为美国中餐馆的一道招牌菜。要不是有披萨“珠玉在前”, 它可以称得上是全美最受欢迎的外来食物了。
“左宗棠鸡”在美国有多受欢迎呢?
在一年中最重要的圣诞节,按理说,火鸡、烤鹅、布丁等传统西方菜品应该是美国人餐桌上的主角。
但google提供的搜索记录显示,圣诞节期间,“中餐”被搜索的次数最多。美国最大餐饮配送网站GrubHub的大数据也告诉我们,圣诞节美国老百姓最爱点的菜是中国菜。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从2004年开始,中餐就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圣诞聚餐的首选了。人人吃而平等,连总统奥巴马也是中餐的超级粉丝。
奥巴马在美国中餐馆买外卖
而最受美国人欢迎的中国菜,便是“左宗棠鸡”。
全美50000家中餐馆,绝大多数都有这道菜。由于价廉物美,一份仅售10美元, 每年仅靠它,中餐馆就能赚几十亿。
美国街头的中餐馆
美国有一个叫“味道中国”(appetiteforchina.com)的网站,贴了一篇介绍“左宗棠鸡”的菜谱。没想到,一经发布,就被美国吃货刷爆了后台,希腊、新西兰的“拥趸”也来纷纷点赞。“左宗棠鸡”的魅力可见一斑。
appetiteforchina.com介绍“左宗棠鸡”
下面是世界各地“吃货”的留言:
谢耳朵的心头好,情景喜剧的必备“道具”
美国人对“左宗棠鸡”的喜爱可不只是“嘴上吃吃”,还将其搬上了荧屏,成为美国情景喜剧的必备“道具”。
看过美剧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的人都知道,“科学怪才”谢耳朵的饮食极为固定,对中餐情有独钟。而他经常点的一款中餐,就是“左宗棠鸡”。
《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经常点的中餐便是“左宗棠鸡”
千万别以为,“左宗棠鸡”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在美国的情景喜剧里。
在美国最著名的情景喜剧Friends(《老友记》)第1季17集中,“左宗棠鸡”就已经“出镜”了。
《老友记》第1季17集
要知道,那可是1994年。
不止是小荧屏,在大银幕上,“左宗棠鸡”也占有一席之地。
上世纪90年代,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两部电影,《推手》和《喜宴》中,“左宗棠鸡”也曾“客串”过。
华人导演李安的《推手》与《喜宴》
可见,“左宗棠鸡”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挡不住的吃货,美国人寻根“左宗棠鸡”
“左宗棠鸡”这么好吃,有人肯定要问,这道菜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美国,有一个叫伊安·钱尼(Ian Cheney)的吃货兼导演。这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自称是“左宗棠鸡”的头号粉丝,本着“吃其然,更吃其所以然”的精神,发誓要揭开“左宗棠鸡”的“身世之谜”。
伊安·钱尼
大约10年前,伊安就有了追溯“左宗棠鸡”由来的想法。
于是,他花费3年时间,不辞辛苦,走访了美国、中国大陆与台湾,访问了无数的文史学家、餐厅老板与美食家,还跑到左宗棠的故乡一探究竟,得到的答案却是:“左宗棠是个伟大的将军,但他没有发明过这道菜。”
纪录片画面:伊安来到了左宗棠的故乡
直到4年前,他在台湾遇见了一位老先生,才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根据这段经历,伊安拍摄了一部《舌尖上的左宗棠》,哦不,是《寻味“左宗棠鸡”》(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还连续在三个影展上获奖。
纪录片《寻找“左宗棠鸡”》海报
身世之谜,左宗棠的一次躺枪
左宗棠,汉族,字季高,号湘上农人,善烹饪,尤以鸡见长,有“左宗棠鸡”名菜传世。——(《左宗棠歪传》)
正如伊安所调查的那样,“左宗棠鸡”和左宗棠真没太大的关系。
左老爷子很忙的,既要镇压天平天国,又要搞洋务运动,还要带兵收复新疆,即使“偷得浮生半日闲”,估计也是忙着和曾国藩斗嘴呢。
所以,左宗棠,真没时间烧菜。
那么,“左宗棠鸡”到底是谁发明的?
“左宗棠鸡”的发明人,
正是伊安在台湾遇见的那位老先生——
彭长贵
彭长贵(左)与《寻找“左宗棠鸡”》海报合影
彭长贵,祖籍湖南长沙县沙坪,12岁时,因和父亲顶嘴被打,愤然离家。
没想到,父亲这一顿打,阴差阳错地把彭长贵打入了厨艺的万千世界。
离家后,彭长贵躲进了长沙的一间小饭馆当学徒,之后,进入当时国民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长谭延闿家中,师从谭家家厨曹荩臣学习厨艺,成为了鼎鼎有名的谭家菜的接班人。
谭延闿因“好吃”,被称作“民国第一吃家”
20岁时,怀揣一把菜刀闯天下的彭长贵,被国民党部队抓壮丁,入伍当了连长的私厨。凭借高超的手艺,他从营部一路做到蒋介石、蒋经国的家厨,并于1949年来到台湾。
1952年,“海军总司令”梁序昭宴请时任美国海军上将雷德福司令,要求彭长贵在雷德福到访期间,三天内菜色须天天不同。
既要花样百出,还要符合老美的口味,红烧、清蒸、油淋等传统做法就显得太普通了。彭长贵灵机一动,将鸡肉切成大块油炸,再调制配料热炒上桌,结果大受好评。
当客人问这道菜的名字,彭长贵随口答道:“左宗棠鸡”。
就这样,“左宗棠鸡”诞生了,左宗棠躺枪了。
为什么彭长贵要称这道菜为“左宗棠鸡”呢?
后来,彭长贵解释道,一则左宗棠乃湖南名将、晚清重臣,此乃遵循中国人以名人命名菜的传统;二来彭长贵是湖南人,希望菜名响亮又能与湖南有点关系,表达了他对师傅及同袍的思念之情。
所以说,放在今天,“左宗棠鸡”就是一道“标题党”。
中国味道,风靡美国
1973年,彭长贵前往美国发展,在纽约曼哈顿东44街开设彭园餐厅。这家彭园餐厅可不简单,马英九和周美青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马英九与周美青的婚礼
不过一开始,彭园没有什么名气。当时,中国菜在美国也没有形成大的市场。
有一次,著名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邀请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彭园用餐。基辛格吃了“左宗棠鸡”之后,爱不释口,根本就放不下筷子。之后便经常到彭园打打牙祭,每餐必点“左宗棠鸡”。
彭长贵与基辛格
每次基辛格赴彭园,安全人员都基于安全考虑将整家餐厅包下,浩大的阵势为彭园做了免费广告。
基辛格博士爱吃的菜肯定不一般,好奇的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为此做了一档有关“左宗棠鸡”的特别节目。没想到,节目播出后短短数天,就收到了1000多封观众来信,纷纷索要食谱。
由此,“左宗棠鸡”在美国声名大噪,逐渐成为美国人最喜爱和最熟知的中国菜之一。
在美国,几乎每一家中餐馆,无论大小,都会把“左宗棠鸡”印在自家的菜单上,配以纷繁多样的“独家秘制酱料”,以飨食客。
美国中餐馆的菜单
华裔与中餐,创新与传承
2014年5月,96岁的“湘菜之神”彭长贵“重现江湖”,为彭园会馆新餐厅开业站台。
作为发明人,彭长贵亲自示范了“左宗棠鸡”的做法。
96岁的彭长贵亲自烹制“左宗棠鸡”
60多年,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彭长贵烹饪的“左宗棠鸡”,更多的应该是人生感悟吧。
一盘“左宗棠鸡”,也道尽了华裔及中餐在美国的百年滋味。
今天,华裔在美国的各行各业占有一席之地,美国大街小巷,中国餐馆也随处可见。
但是,一如华裔在美国的艰难创业史,中餐在美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19世纪40年代,华工进入美国后,不仅没有被接纳,美国甚至还出台了“排华法案”。各种各样的中国食材和烹调方式也随之飘洋过海,成为美国人眼中的“黑暗料理”。
华裔,从最初被歧视排挤,到今天的举足轻重;中餐,从最初被嗤之以鼻,到今天遍布街头巷尾。华裔与中餐,经历了多少辛酸与考验,长期以来不为人知。
细究起来,口味偏甜的“左宗棠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湘菜,而是一道美国化的中国菜。然而,正是这种创新、适应与传承,华裔赢得了尊重,中餐获得了认可。
正如《寻找“左宗棠鸡”》的导演伊安·钱尼所说,“透过‘左宗棠鸡’这道已经美国化的中餐菜和它神秘的制作方式,电影用它独特的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更大的,关于移民、适应和创新的故事。这部电影是一个轻松的旅程,关于文化和烹饪的历史,也关于餐饮,唐人街,和美国人的想象。”
时至今日,“左宗棠鸡”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菜的本身。
正是这道不算地道的湖南菜,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给所有在海外打拼的华人同胞,带去了家乡的味道与温暖。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中国历史 中餐 中国近代史 湘菜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历史» 晚清重臣,收复新疆名垂青史,却因一道湘菜,成为美国最知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