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明星与人物 > 正文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免费观看)

摘要: 大学毕业之后,笔者选择回到家乡。 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的笔者当时有很多选择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

  大学毕业之后,笔者选择回到家乡。

  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的笔者当时有很多选择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公司等等。不过,最终笔者还是选择了期货分析师这个职业,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职业听起来很cool。

  

  相信很多人一提到分析师,脑海中浮现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的画面都是身穿职业套装,坐在落地窗的写字楼里,时不时端起咖啡泯上一口,透过窗户凝视着远方,构思下一笔交易应该如何操作。

  都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经过了多年的工作之后,笔者对于分析师这份职业已经从之前的憧憬,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怀疑,至少是对卖方分析师这份职业的真实意义产生了困惑。笔者经常会问自己分析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入行之初觉得分析师是为了客户实现盈利已经被证伪。

  分析师:请叫我雷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对于未知的东西都会有恐惧的感觉,由于自身对于某一领域知识的匮乏,使得很多人都信任“专家”。就像得病了,总想去大医院挂专家号;上学总是希望能上名校,然后师从名师。同理,做交易的时候总想听听专业分析师的意见。要是分析师的观点和自己吻合,心里顿时就踏实许多。

  但是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去医院,医生用专业知识为患者带来健康,之后收获金钱。在学校,老师用专业知识给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之后收到金钱;可是,分析师是用专业知识为投资者提供交易策略,之后收获金钱。前两者可以说通,但是分析师的这个职业就很矛盾,因为它提供给客户的东西和收获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这就好比将一百块钱人民币以一百块钱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另外一个人一样,非常的矛盾。这是笔者对于入行之初的信念产生怀疑的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每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笔者都不知道如何解答。

  扉不有初,鲜克有终

  笔者相信,大多数分析师在从业之初都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想法进入金融这一行当的,这个想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客户实现盈利,至少是辅助客户实现盈利。笔者记得,刚从业在给客户预测行情的时候,有一次方向判断错误,造成客户亏损。当时客户很大度,但是笔者却非常的愧疚,只要见面就会说对不起。最后,客户都觉得不好意思,反过来安慰笔者。

  当然,即使到现在,笔者在给客户观点的时候也还是秉承着一个客观负责的原则,不过相较从业之初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笔者会尽量模糊给客户的观点,绝对不会把话说死,要留有余地;其次,现在预测错误的时候,内心已经少了波动。最后,有时候工作繁忙的时候,可能简单的看看影响因素,甚至就看下K线,就给客户答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分析师和客户利益不一致,至少并不完全一致。

  分析的正确与否本身就是一个概率问题,这意味着再高明的分析师都不可能每次分析都正确。而由于,利益不一致分析师在分析的过程中就难免会草率,这进一步降低了分析的客观性和详实性。

  冰与火之歌

  笔者是金融从业人员,所以微博上难免关注一些行业内的大V。笔者发现同样是金融从业者,分析师和交易员处事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分析师都会在微博上发各种研究成果或者报告会的图片来刷存在感,并且观点越吓人越好,因为这样吸引眼球。特别是券商的某位网红分析师,每天笔者的微博都被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他和另一个海淘的微博刷屏了,并且他的微博极具娱乐精神,笔者心情不好刷刷他的微博立马回好转许多,以至于最后笔者将他的微博分类到娱乐组了。

  相对的,葛老大、林广袤和叶庆均的微博笔者也关注,但是他们一年都发不了几次微博,笔者有时候都在想这个微博号他们是不是都不登陆。笔者的一位同事都在说,那些大佬开盘的时候都忙着做交易,盯盘的呢,哪有功夫发微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笔者多次参加过大连商品交易所举行过的十大研发团队的比赛,虽然从来没有得过奖,但是其中的一些经历值得。十大研发团队这个比赛是每个期货公司内部以团队的名义报名的模拟交易大赛,每当做一笔交易,之后就要撰写一篇报告作为策略。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免费观看)

  笔者对于交易一窍不通,所以每次参赛都负责撰写报告,而由其他同事来进行交易。

  一次,同事做了一笔塑料的交易,让我晚上把报告上传(报告上传有时间限制)。当晚上我撰写好报告的时候,才发现我上午听错了同事的话,报告方向写反了。我这个时候非常淡定,对同事说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于是半个小时之后,稍微增加了部分内容之后,一篇方向完全相反的报告诞生了。只是为了逻辑通顺,对文章顺序和表达程度的副词进行调整罢了,读起来也是言之有理的样子。

  基本面研究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因为市场上多空因素太多了,很难一一分析。其次,每个影响因素都很难量化,并不能简单的因为利多因素多就判断价格上涨。最后,影响市场走势的是主要矛盾,但是那个或者那几个因素是目前市场的主要矛盾,这就需要主观判断了。

  除了参加比赛这种特定情况,笔者在日常的分析研究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当对影响因素分析之后,在判断方向的时候,举棋不定。哪怕之前的分析都是客观的,但是最后的结论却是主观的,有时候涨跌就在一念之间。

  用结果推出过程

  一个正确的分析过程,笔者认为应该是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对比多空影响因素哪方占据优势,最后对后续行情给出一个方向,以及时间、空间的判断。事实上,笔者在从业之初,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但是,工作久了,笔者经常会遇到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的时候。因为,某些业务是要在特定的行情之下才能进行的,所以有时候为了这个业务能够进行,分析师不得不根据结果推过程。笔者经常为了迎合某个目的,而去通过这种方式撰写报告。以至于现在在写别人交代的行情报告的时候,笔者都会习惯性的问一下有没有方向的要求。

  由于金融从业者不能从事交易,所以原则上分析师是不能接触交易的。并且交易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所以交易者并没有精力去干别的事。这种现状造成很多分析师没有实盘交易经验,或者实盘交易经验很少,这就会导致分析师给出的策略有时候可操作性不强。

  例如,笔者在给企业做套期保值的时候,就会根据企业的用量来确定保值手数,但是经常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流动性。有次,笔者和股票自营盘的交易员聊天的时候,也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说有时候出策略进场区间给的非常窄,行情稍有波动就不知道该不该买了,最后需要请示,经常误事。

  还有的时候,策略让他买上百万仓位的一只股票,为了避免冲击成本过高,只有几百股、一千股的买。出策略的人可能拍着脑袋随手一写,觉得这瞬间就能完成,但是,我建仓有时候需要一天的时间,经常因为建仓慢和别人争执。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问题还是很多分析师没有实战经验,这就好比打仗一样,有些人军校毕业,但是打起仗来就乱指挥,反而不如一些见多了阵仗的老兵会打仗。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下载(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二季免费观看)

  真正的分析师

  什么是真正的分析师?就是分析结果自己都会采用的,这也是买方分析师。

  虽然都是分析师,但是买方分析师和卖方分析师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卖方分析师关注的更多的是名誉和知名度;但是买方分析师关注的就是交易。关注点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研究风格是完全迥异的:卖方分析师的报告是给别人看的,力求高大上;但是买方分析师的报告是自己用的,主要追求实用。

  但是,买方分析师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策略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正确,但是却每一个都是自己用的,所以分析必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所以分析师很难做到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所以,行业中很多优秀的分析师都回去一些私募基金,把自己的所学用于实战,并且用自己的所学直接为自己谋利。这种关系就好比厨师在饭馆做菜还是在家做菜一样。

  笔者是一个卖方分析师无疑,绝非用个分析师马甲来批判什么。这篇文章笔者很早之前就想写,但是有很多顾虑,也考虑过这篇文章的适当性。笔者最终写出这篇文章目的仅仅是表达一下对于目前工作的困惑,上述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还请同行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