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明星与人物 > 正文

醉马骝(醉马骝国语完整免费观看)

摘要: 3月30-31日,非遗抢救项目——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在广佛两地公演,这场根据原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一九六二年演出...

  

  3月30-31日,非遗抢救项目——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在广佛两地公演,这场根据原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一九六二年演出本整理重排的岭南大戏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集体肯定。(图为108位演员与主创大合照。摄影醉马骝:郑迅)

点击声音,收听录音报道。

  寿添海屋 呼传高表

  保护长庚星照

  遐觞高捧醉颓舞彩

  班僚慰勺杯转日月

  

  《香花山大贺寿》第五场“紫竹林贺寿”,齐唱古腔古调《梁州序》(摄影:泡泡小鱼ss)

  古腔唱段《梁州序》,埋没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次在剧场高声唱响醉马骝!3月30-31日,非遗抢救项目——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在广佛两地公演,这场根据原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一九六二年演出本整理重排的岭南大戏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集体肯定。

  

  《香花山大贺寿》导演接受记者采访(摄影:梅康明)

醉马骝(醉马骝国语完整免费观看)

  本剧导演郑卫国表示,舞台官话、古老牌子是《香花山大贺寿》的声腔特色所在:

  郑卫国:第一段是向观音拜寿,是好意头的场次,第二段是派金钱,金银满屋、招财进宝,都是一些很好的祝福字句,这次整理挖掘出来的两段古腔希望后人能用上,这两段古腔几十年来都没人唱,特别是《三春锦》,是现今记录下来的牌子戏当中最长的一段,这次也被醉马骝我们用上去了。

  

  《香花山大贺寿》第九场“爆桃洒金钱”,齐唱古腔古调《三春锦》(摄影:泡泡小鱼ss)

  离了皇宫 历尽勤劳

  方为正果

  杨柳枝 洒甘露

  济众生 除孽妖

  以上听到的就是古腔唱段《三春锦》,它和《梁州序》一起,是省港澳粤剧舞台停唱了六十多年的古腔古调,这次得以重现,成为演出的一大亮点醉马骝

  

醉马骝(醉马骝国语完整免费观看)

  《香花山大贺寿》第六场“全武行插花”——扒龙舟(摄影:泡泡小鱼ss)

  

  《香花山大贺寿》第六场“全武行插花”——一炷香(摄影:泡泡小鱼ss)

  《香花山大贺寿》演出中的第六场“全武行插花”,是最受现场观众热捧的情节,导演郑卫国介绍道:

  郑卫国:“插花”其实就是前人将杂技、武术动作插入这部戏的花絮,这次我们将它设计成马骝(猴子)在摘桃,我们加插了这个情节,将它和“插花”联系了上来,营造了猴王和众猴儿准备给观音拜寿的欢乐气氛。

  

  《香花山大贺寿》第六场“全武行插花”——高台摘桃(摄影:泡泡小鱼ss)

  点击视频,通过视觉欣赏一下这场“全武行插花”

  猴王孙悟空与群猴摘桃献寿一场,原有41套相当精彩的武行“插花”表演(包括高桥大翻、砌大山、叠罗汉、扒龙舟、爆莲花、人龙舞等等),由于技术难度大,已将近失传。孙悟空的扮演者,来自佛山粤剧院的青年演员裴小明表示,为了复原这些传统武技,剧组约请了佛山精武会、蔡李佛鸿胜馆等民间武术社团,参与了武行“插花”表演的还原、复排:

  裴小明:这是我们单位有专人收集前辈、叔父的资料,经过专业武馆的人去练习,未经过训练的人是不能展演这些“插花”的,他们提前练习了几个月,不辛苦是假的,感觉很开心、这种辛苦是值得的!

  

  《韵味岭南》主持人陈健光(DJ肥光)专访佛山粤剧院青年演员裴小明(摄影:泡泡小鱼ss)

  

  

  为了演好“全武行插花”的场次,武行师傅经过艰辛的排练(网络配图)

  一年多来,剧组经过系列采访、征询,多次认真研讨,加上粤剧界各领域联手,使传统粤剧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得以完整再现。对于这次的演出,广东粤剧促进会荣誉顾问黎子流这样评价:

  黎子流:在2017年能重演这部传统粤剧,阵容鼎盛,有15个梅花奖得主参与,有22个国家一级演员、出场演员达108人,就正如108条好汉,这证明了我们粤剧艺术的深厚、富有底蕴和文化!

  

  广东粤剧促进会荣誉顾问黎子流在演出前发言(摄影:陈健光)

  《香花山大贺寿》

  第八场“观音十八变”:

  闻得慈悲娘娘能够千变万化

  吾等愿求一观

  如此众仙请坐

  待吾变化得来

  

  《香花山大贺寿》第一场“香花山摆花”(摄影:泡泡小鱼ss)

  

  《香花山大贺寿》第八场“观音十八变”(摄影:泡泡小鱼ss)

  “摆花”、“插花”、“降龙架”、“伏虎架”、“观音八变”、“洒金钱”等粤剧的特色表演程式、技艺、排场,在演出中一一呈现。这次复排《香花山大贺寿》,可谓是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工作。该剧的制作人、也是主演之一、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在演出后也激动地要感谢粤剧全行业的无私协助:

  李淑勤:这次是全行业参加的大盛会,不止是粤剧界,武行也参与其中,再有这么大的演出很艰难,感谢我们全行业的前辈、同行对这次演出的支持和参与,才最终成就了这件事。

  

  《韵味岭南》主持人陈健光(DJ肥光)专访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摄影:泡泡小鱼ss)

  据了解,除了这次面向广大观众的两场展演之外,主办方还将按非遗数字化记录的要求把《香花山大贺寿》整理复排、联合演出的全部过程记录下来,使其成为珍贵的艺术史料和传统技艺教材,供年青一代学习、研究,让优秀的广府文化得以延续发展,代代相传。

  《香花山大贺寿》是个超过百年历史、广府地区逢年过节必演的粤剧传统例戏。这个以天上众仙给观音贺寿为故事的神话剧,充满喜庆色彩,蕴含大量有着鲜明广府特色的唱做程式、锣鼓音乐和南派武技,是极具挖掘、研究、保护、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花山大贺寿》演出完后,演员们合影留念(摄影:梅康明)

  这次复排《香花山大贺寿》,继承了粤剧前辈团结合作的传统精神,参演达108人,其中一级演员22人,梅花奖得主15人,可谓阵容鼎盛、规模空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两场演出。

  责编:陈健光

  音频:陈健光

  视频:陈健光

  图片:泡泡小鱼ss、陈健光、郑迅、梅康明

  特别鸣谢:佛山电台晓君、广州电台梅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