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秘笈(发达秘笈粤语版百度云)
- 电影新闻
- 2025-04-25 17:11:51
- 3
不想再演示的技能
↓↓↓
? 一个网友问我
在皮划艇上能翘起屁股大便吗?
我沉默发达秘笈了发达秘笈,并做了一次实验
2017 水上环中国
文/闪米特
我从小就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是不平凡的,常常暗暗期待某一天,有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能够降临在自己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期望,所以我经常会遭雷劈,倒也挺惊天动地的。
▲路线图(红色线:闪米特已完成航线;蓝色线:环中国海计划航线)
1
横渡琼州海峡秘笈
五月的北部湾,天气变化多端。这个时节,并不是进行长距离独木舟海上探险的好时机。
广西沿海气候反复无常,极端天气下,不得不停下来。这让我的探险进度大打折扣,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但要进行一次长达大半年的探险旅程,发达秘笈你又没办法让每一段航程都在最佳时机进行。
以独木舟横渡琼州海峡为例,短短20几公里航程,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艇手,完全可以不用考虑最佳的横渡时间,只要天气不是特别恶劣,就可以成功横渡。
▲5次横渡琼州海峡的记录
从我2011年5月首次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到现在,过去的六年间,很多人尝试了横渡,大多数人都成功了。哪怕是技术和经验相对较弱的人,要尝试横渡琼州海峡,只要选择最优的横渡时间,成功也不是难事。
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免费送给想去横渡海峡的艇友:
在每年春夏秋三季,选每个月农历的7、8、9或21、22、23日,如果天气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将会是最佳横渡时机。三季中,5、6、7、8这四个月,成功率最高。
羚羊:你还记恨2010年你首次横渡失败时,那些恶语相向的人吗?
老闪:不记恨,只是瞧不起他们而已。
羚羊:因为他们对你看走眼了?
老闪:因为他们只会打嘴炮,从来不付诸行动。无论真正的行动派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们都没有好话。你失败了,他们觉得的你本来就是找死、活该。你成功了,他们就觉得你不过是比他们有钱,运气好罢了。我瞧不上这种人。
▲第5次横渡琼州海峡时的照片
2
中国第二镇
横渡琼州海峡不过是半日的事情。而在南中国海域,如果想在广东广西一带的海面上, 进行一周或以上的独木舟活动,最佳月份是7、8、9三个月。这三个月中,除了台风来临的时间外,海洋气候是最稳定的。
5月显然不是好时机。但无奈我这次活动必须在10月中旬之前结束,以免遭遇冬季季候风。这迫使我不得不选择在并不合适的5月,开始水上环中国活动。
虽然出发前,有行程被天气打断的心理准备,但还没划行几天,就被突然而来的雷暴雨和强烈东北风打断,人只能待在客栈等天气好转,还是挺郁闷的。
滞留在客栈,在企沙镇的海边兜兜转转,趁机了解一下本地情况。
中国的海岸线,在广西只经过四个城市。
-东兴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北海市
其中东兴市现在属于防城港市管辖,严格来说,广西只有三个沿海地级市。
而北海/钦州/防城在明朝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都属于广东, 在新中国的50-60年代中期,这三个市属广东省湛江管辖,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才划归广西。
虽然行政上划离了广东,但这里的语言、民俗和生活习惯,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来到这里和回到了广东差别不大。大家都说粤语,都怕上火,个头和肤色也同我差不多。
民风上,果断沿袭了湛江地区的彪悍。不过,大家对说同样语言的人,防备心没那么重。我和他们用粤语聊得挺开心。
本来,为了留下更多国语的视频素材,我更倾向于用普通话和他们聊天,遗憾的是,小镇上会说普通话的人并不是太多。特别是渔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基本不会讲国语。
属于防城港市下辖的企沙镇,因为渔业资源丰富,经济非常发达,店铺和大排档琳琅满目。
2000年以后,广东的很多重工业因为污染整顿等问题,大量迁徙广西,各大工业园纷纷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崛起。
以钢铁、电力、化工这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企沙工业园,便是趁着这股迁徙之风,为这个小镇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口,同时也为本地没有能力打鱼的人群,带来了工作机会。
我们去到一个联想的营业厅,和前台的姑娘聊了聊。
▲营业厅姑娘(请无视拿着粉色伞的抢镜男生)
羚羊:你们这个镇,比很多县城都繁华啊发达秘笈!
前台:是呀,因为我们这里在2007年以后,搬来了好几个化工大厂,来了很多人,所以很热闹。
羚羊:不是因为渔港的原因才这么富有的吗?
前台:打鱼的当然有钱。我是说不打鱼的人,可以去厂里上班了。
说话间,店里进来了一位大婶,问姑娘有没有iphone6S卖。听说没有,马上就离开了。
前台:你看,她就华侨,有钱人。
羚羊:哪国回来的华侨。
前台:越南,这里前面不远就是华侨村,住的都是从越南跑回来的人,很有钱的。你看那阿姨一进来就问有没有苹果,我不会进那么贵的手机,这里人大多都喜欢买vivo和oppo。
羚羊:防城港市的镇,都像你们镇这么富吗?
前台:不能吧,我们是中国第二大镇。
羚羊:真的呀,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事,那哪里是第一大镇啊?
前台:不知道,反正我们是第二。你又不是没看到刚才那华侨,多有钱。不过他们不爱读书,只打鱼,也不喜欢让小孩读书,所以他们都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说白话。
我听了太多中国第一大桥,中国第二大发电厂之类的说词,心里明白大家都有数字情节,总想给自己的家乡安个响亮的名头。
▲街头悠闲的老人
3
有钱的越南华侨
不过,这姑娘口里羡慕的越南华侨,倒是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因为我的家乡珠海,就曾安置过不少越南归国侨民。
这些来自越南的同胞,在战乱时期,虽然得到了联合国的救济,但被战争摧毁的家园,要在新的土地上重建,谈何容易。
何况在那个贫困年代,一个少数的外来族群,受到当地人的欺负,在所难免。
在80年代初,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哪怕是经济位列国内前茅的广东珠三角,也才刚刚解决温饱而已。营养养生之类,基本上无法顾及。吃肉,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可以说,蛋白质的摄入几乎为零。
▲企沙港渔船
当时,联合国有给越南归国侨民拨款发奶粉,但这些归侨,都没有机会喝到。 因为有人把奶粉截留了,分发到当地的幼儿园去,给小孩补充营养。
我,就是在幼儿园里,喝这样的奶粉长大的小孩。
联合国救济归侨的奶粉,本身也不是什么高档货,品质并不怎么好。再加上幼儿园的老师以前也没喝过奶粉,不会冲。都拿滚烫滚烫的开水泡奶粉,导致奶粉在高温下凝固成团,溶解不了。
我们喝的奶粉里,就这样漂浮着大大小小团状凝固物。因为幼儿园在一家糖厂里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白糖,老师又往奶粉里玩命的加白糖。
▲少年时期的我
那时候小,不懂事,对这种甜到腻,还漂浮着凝固物的奶粉相当讨厌,总是偷偷趁着幼儿园阿姨不注意,就把奶粉倒掉。现在想想,真是罪恶。
与珠海安置的越南归国侨民相比,似乎企沙镇的华侨,要富有得多。连码头上开烧烤大排档的老板都说,企沙镇最富有的,就是华侨。
不是因为有奶粉喝,而是因为他们开船出海打渔。
▲企沙越南侨民的渔船
4
广西说粤语的人群
羚羊:我以前一听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以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没想到这么多人说粤语。
老闪:其实广西说粤语的人口比例,比广东还高。只是因为经济的差异,很少人关注广西,以至大家产生错觉。再加上很少人深入了解,只是道听途说或者胡乱猜测,就把广西想象成少数民族聚居地了。
羚羊:不是吧,现在大家都称粤语为广东话,也没人说是“广西话”呀。上次BBC采访,不是还问你,要不要Cantonese翻译吗?
老闪:广西的整个东部像梧州,西部的百色,南部的防城港,钦州和北海,省会南宁, 整个珠江来宾以下的沿岸城市,几乎都是说粤语的。
羚羊:那这些广西人,会希望自己是属于广东吗?
老闪:这要问当事人才知道。不过,行政地域一旦划分,时间一长,无论贫富,大家都会对自己的家乡产生归属感。只有少数非常理性的人,才会无视这种政治地界,只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更加富裕的地方。
4
海上技术篇
在客栈发呆了两天后,天气依然不乐观,只能说,比昨天好一点点。从风向来浪涌来看,从企沙镇到下一站,完全顶风逆浪。
加上受到北部湾潮汐环流的影响,全程会逆流而行。
原来计划的63公里航程,在这样的条件下,估计很难完成。但继续待在客栈发呆,也不甘心,所以决定起航。如果天气不好,就中途把航程分割为两段,不过这样的话,原来的63公里,最少会变成82公里。
这是将航程分割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来明知是逆流,需要高强度航行下,依然规划出一段63公里航程的原因。因为规划的航程越短,会让这段的航行里程增加接近50%。
但这段的海岸线距离是159公里,要63公里拉直线划完,本来就是非常大的挑战。大海里没有公路那般的道路规划,全凭我的指南球导航。
早上七点开始起航,潮汐也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涨潮。因为潮汐开始时,涨潮非常缓慢,潮汐流对我的负面影响不算大。
尽管侧逆风也给划行速度产生了不少影响,但这次用的Epic18x艇,有着竞速艇基因,5.4米长的艇身,有效水线达到了普通海洋舟5.7米的效果,所以速度还算不错。
期待我可以一次性到达目的地。
▲吃压缩饼干